APP下载

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急诊电话:
0512-69584500

医德医风

妇产人,女性朋友的坚强后盾——记我院妇产科团队

2018-03-09 作者:戚希敏  来源:社会营销处


    如果你想要在医院里找一个忙得天昏地暗却又幸福感十足的科室,或许我会推荐你去妇产科走一遭。 
    期盼新生命降临的紧张、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战胜死神抢回危重孕产妇生命的激动,以及与新妈妈们分享喂养与日常看护心得的幸福感。你会发现,妇产科实在是医院里最有人情味、最温馨的科室了。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连轴转的妇产科工作人员,为了这份美好究竟付出了多少。 
    “家像旅馆,孩子像捡来的,七八十岁还在啃爹妈”、“忙,连社交都没时间,更别说谈恋爱了”、“嗓门越来越大,但是大家都习惯了”、“危重孕产妇多,压力大,肩上担子重,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是这辈子最大的遗憾”……这大概是无数妇产人的心声。 
家人眼中的他们
    遇到过两对感情很好的医务伉俪,巧合的是两位太太都是医院妇产科主任。 
    其中一位先生在被问及是否对太太有意见时,半开玩笑地回答:诶!恨不得把她“赶出家门”,妇产科医生实在是太忙了!无论她在干什么,只要一接到电话,就得马上到医院。 
    炒菜炒到一半,一个电话打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女婴的手臂先行娩出。她煤气一关,锅子铲子一扔,“老公,送我去医院!” 
    这实在是再平常不过。 
    大半夜她接到电话,我开车送她,在车里睡上一觉也是常事。一周没有几天能睡整觉,连我都快神经衰弱了。有一年冬天,凌晨1点多,她被喊到医院手术,下车前跟我说差不多半个小时就能回来。天气太冷,我开着空调,把车发动着,一边休息一边等她,等我一觉醒来,已经过去了三四个小时,她才拖着疲惫的步伐,顶着熬红的双眼回来,对我说,120突然送来一个生产过程中大出血的病人,才抢救完。后来,再遇到不确定抢救时长的患者,她都会在我完成司机“使命”之后把我赶回家睡觉,不再让我等。其实我也很心疼她。但是妇产科涉及到一大一小,马虎不得。 
    事实上,对“别人家”的“一大一小”,她都谨慎万分,但是对于我们自家的“一小”,她却从来没有时间关心。毫不夸张地说,儿子初中时候,她从来没有出席过家长会,而等儿子到了高中,她甚至连学校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忙,实在是太忙。 
    我们儿子有点闷,并不依赖我们。其实也怪我们。因为工作忙,儿子两岁的时候就被我们送进了托班,周末、寒暑假几乎也都被关在家里,我们根本没时间带他出去玩。遇到两个人都上夜班,把儿子带到医院值班室睡觉也是常有的事。对儿子,我们真的陪伴得太少了。不过说实话,他也习惯了。 
    作为妇产科工作人员的家属,我也早就习惯了。妇产科有组织科内家属聚餐交流的传统,她们也都知道家属支持的重要性,其实我觉得理解最重要。她进修学习、外出开会、加班,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得由我操持,我体谅她心疼她更理解她。所以我愿意支持她为大家奉献多一点,而我为我们的小家庭付出多一点。 
    而另一位先生,在得知太太决定这周日不去单位的时候,竟打趣说:哎哟,今天怎么不去看看你的亲人啦? 
    事实上,这位主任也有一个十分独立的儿子。年轻的时候,她总是暗自欣慰,觉得儿子懂事、独立、不用家长操心,真是太好了。但当她突然意识到,儿子的独立懂事,原来是因为父母长久的缺席,而她却再也找不到办法重新加入到儿子的成长之路。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对父母的依赖,更少了。 
    她一直难以忘记儿子大学时,因为学校组织写生途径苏州而临时决定回家的一幕。恰好在家的她,看到儿子提着六个馒头打开了家门,便问到:你怎么买这么多馒头回家啊?儿子的一句反问,让她哑口无言:家里有饭吗?六个馒头,我正好吃三顿。 
    她这才意识到,因为工作的忙碌,她从来都不记得问问儿子有没有吃饭,最近怎么样?因为两人都是医生,这个小家庭里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儿子自己一个人睡觉、起床、做饭、上学、放学……永远是儿子自己完成所有的一切。而她这个妈妈,已经好多年没有为儿子准备过一顿热乎可口的饭菜。就连每年春节,她都是在医院度过。在患者眼中,她拼命努力无私奉献,无论多晚无论多远,随叫随到,她是一个优秀的妇产科医生。但在儿子眼中,她却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儿子的成长,她已经永远地错过了。而这,注定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所以甚至在看到朋友与宠物互相依赖的时候,她都会觉得十分羡慕,因为这种被孩子依赖的感觉,她不曾有过。 
    身边还有一对同为妇产科医生的夫妇。实在不敢去想他们家里究竟是怎样的场景。同样也是儿子眼中最陌生、最不愿意亲近的亲爹亲妈;同样也是住在隔壁小区却很难见面的儿子儿媳。 
    男医生说他最无奈最痛心的一次,是2015年。那年,儿子还很小。那晚恰好是他值班,妻在家陪着儿子。母亲一个电话打来,焦灼地对他说,父亲昏迷了。妻把儿子匆匆安顿在家,就陪着母亲一同坐上了120急救车,将父亲送到了医院。心脏衰竭、呼吸衰竭、多脏器衰竭的父亲被送进了五楼ICU,妻回家继续照顾儿子,七十多岁的老母亲独自留在医院。而临时换不到班的他,不得不继续在二楼的妇产科病房继续值班。 
二楼、五楼。相隔不过十多米的距离,换作平时,他三步并作两步,不消两分钟就能跑到的地方。今晚,他却怎么也去不了。 
    愧疚、无奈、心酸、自责,一股脑涌上心头,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一向坚强乐观、顶天立地的他,这次没有忍住泪水。 
压力下的他们
    我们看惯了医护人员处事不惊、泰然自若的样子,却忘了,他们也是平凡的人,他们一直承受着我们想象不到的压力,他们也有普通人的悲喜。 
    一位有过援藏经历的妇产科医生至今都忘不了那位转业藏族女医生自责无奈而又略显空洞的眼神。 
    2013年,一位产妇在西藏某县分娩过程中出现了胸闷、大出血等症状,受限于当地医疗条件,藏族女医生与上级医生决定第一时间将这位“产后大出血”的产妇紧急送往拉萨进行抢救。转运过程中,产妇因为胸闷、出血等症状而痛苦万分,她用尽最后的力气,紧紧抓住藏族女医生的手,气若游丝地恳求她:医生,求求你,救救我,我不想死。 
    但产妇还是死了,娩出的婴儿,也因为重度窒息而夭折了。 
    当时接产的藏族女医生,不久之后就辞职了。无法挽救患者生命的那种强烈的自责,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她选择了逃避,自此对这件事绝口不提。 
    而死亡原因,始终被认为是产后大出血。直到这位援藏医生进入藏区讨论起这份病例时,“持续胸闷”这个症状引起了他的注意——或许这个产妇是羊水栓塞。他需要找到那位藏族女医生确认当时的情况。但是当时女医生已经离职。 
    终于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援藏医生遇到了那位女医生。果不其然,她还是不愿提起。他对她说:我只问一句,那位产妇,是不是始终有胸闷的情况? 
    女医生点点头:是的。 
    这位产妇应该是羊水栓塞,不是简单的产后大出血。而受限于当时当地的医疗条件,这位产妇的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援藏医生的声音并不十分洪亮,但却透露着坚定。 
    那位女医生明显愣了一下:对!羊水栓塞。 
    后来,援藏医生再也没有遇到那位女医生,但是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在想,知道那位产妇是死于羊水栓塞而非产后大出血,那位离职女医生的愧疚感,是否会少一些。 
    事实上,纵然是见惯生死的他们,也还是有着平凡人的悲喜。 
    遇到过三十几周的准妈妈,来院检查时,却发现已经没有了胎心。那一刻,准妈妈脸上的悲凉,自己内心的无可奈何,对他们,又何尝不是一种煎熬? 
    产房里,有些产妇、婴儿身边家人围绕,欢声笑语;有些产妇,却不得不自己一个人照顾孩子。也有的产妇,因为与陪护家属的争执,而一个人偷偷抹眼泪…… 
    事实上,除了压力,他们也有委屈。遇到不配合的家属,他们更多的也是无可奈何。 
    有这样一位二胎妈妈,认为第一个孩子开口讲话太晚,就是因为母乳喂养,所以这个孩子,她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母乳喂养,甚至对护士说:我就算借钱,也要买奶粉给宝宝喝。护士多番的劝阻,甚至连同病房的产妇们也都帮忙劝说,却仍然改变不了这位妈妈的决定。这时的护士,除了无奈,还有挫败。 
初心不变的他们
    妇产科里,有在学生时期就喊出口号“反正我不要做妇产科医生”,却默默在这一行耕耘了数十年的妇产人;也有因为认为妇产科温馨快乐而义无反顾的妇产人;更有对妇产专业一见钟情而一往无前的妇产人。有人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也有更多的人因为热爱而加入进来。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的团队,总是给人生生不息的力量。 
    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直到退休,他们治愈过无数患者,迎接过无数新生命,承受过无数压力,也收获了无数的爱。 
    2014年大年初一的上午,一位值班的妇产科医生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一组新生儿洗澡的照片,给亲友拜年。一众萌娃,戳中了大家的心。大家纷纷表示,这样一份有意义的工作,真是太让人羡慕了! 
    问过很多妇产人,为什么选择妇产科?又为什么想要一直坚持?不同的人,不同的答案,却是同样的感动。 
    工作三十多年的妇产科主任说,做医生这么长时间以来,患者的认可、感谢比什么都宝贵。我从来不认为金钱可以衡量我职业的获得感与满足感。作为妇产人,我们可能会忘记我们治愈的患者究竟是什么模样,但是我们,却被无数的人牵挂着,感激着。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妇产科医生说,起初选择妇产科只是认为方便就业,且不会受到性别歧视。工作后发现原来妇产科能带给我这么多力量,坚强的妇科肿瘤患者教会我乐观积极生活,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总让人充满希望,虽然几乎是以医院为家,但总觉得这个职业让我充满感动与力量。 
    工作十多年的妇产科护士与护士长说,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活力、激情、充满爱与幸福感的职业。它自带神圣光环,除了无上的荣誉感与使命感,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帮助更多的人,在女性同胞最脆弱的时候给她力量与依靠,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一句感谢,一个眼神,就足以让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值得。 
    患者与家属的肯定,于他们,就是最好的礼物。 
    有着三十多年工作经历的她,在被问及最感动的瞬间时,想到了工作之初的场景。 
    当年,她不过是一个刚工作几年的小医生。有一天早上,她揣着钱和菜篮子去菜市场买菜。刚到菜市场,一位菜农喊住了她:医生!她回过头去,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是谁。菜农欣喜地拉着她的手臂:医生,你忘啦,我们家儿媳生孩子,就是你给接生的,谢谢你!多亏了你,我送你一把青菜。 
    她推辞,却怎么也拗不过热情的菜农。 
    那天究竟收到了多少菜,她已经不记得,她只知道,那天回家,她们家的饭桌上,摆满了美味的菜肴。而出门带着的钱,她一分都没有花出去。菜市场上,一把菜、一条鱼、一块肉……她的菜篮子很快就被曾经的产妇家属给塞得满满当当。而她,直到离开菜市场,都还想不起来,这些,究竟是哪些产妇的家属。 
    她不记得他们了,但他们,却永远记得她。 
    这份感动,她几十年都忘不了。而在这持续工作的几十年中,她又收获了无数感动。 
    这份工作虽然并不能给他们积累多少物质财富,却丰腴到足以让他们成为精神的富翁。 
    工作十年的妇产科护士说,这份工作的主旋律虽然是忙和累,但真的教会了她很多很多。她原来并不乐观坚强,但十年的工作经验,却让她成长了许多。 
    有一位二胎妈妈,产后出院几天,却又因为大出血而回来住院。虽然一直都在出血,但她始终乐观坚强,甚至还定时挤奶,当她提到出院之后,又可以给宝宝喂奶了。她那满脸的幸福,真是让人此生难忘。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在那一刻,她有了更深的解读。 
    还有一位护士长,她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产妇和家属,她总对自己团队里的护士们说,刚生完孩子,是一个女人最脆弱的时候,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帮她们渡过难关。 
    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让这些新手妈妈们随时可以找到依靠,是她想做,也能做的。虽然这占用了很多她的私人时间,让她没有办法好好陪伴自己的一双儿女,但是她还是这么做了。她始终认为,自己努力工作,奋力拼搏,对孩子而言,也是一个积极正向的影响。 
他们想要告诉你的
    工作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体贴入微的老公,有照料细致的公婆,也不乏甩手掌柜式的老公,一门心思围着孩子转的公婆。生病、分娩,你或许正处于人生最脆弱的时期,承受着无数的压力。记得要及时求助,除了给你最专业的指导与帮助,妇产人,也愿意当你最坚强的后盾。 
    对于正在备孕或处于孕期的准妈妈们,一定要提高分娩意识,除了保持身心健康,定期做好孕检之外,一定要多学习科学育儿知识,遇到不适,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 
    而对于那些暂时并不想迎接新生命的女性同胞,一定要记得提高避孕意识,做好避孕措施。 
    请相信,医护工作者一定是最希望你们健康的人。你们的全力配合与信任,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